2021年7月31日 星期六

病友的需求導向

下午,我們訪談一位朋友,過去在「日間病房」接受治療。主題是關於社區復健中心對他的功能與意義。

特別的事情是,這位朋友開頭就急於分享他經營的網路生意,馬上拿出十雙襪子要我們買單,當下是哭笑不得。

所謂日間病房,泛指精神病人在「急性病房」出院之後,可以選擇的治療方式,整體概念是以醫療院所為主軸的復健計畫。而「社區復健中心」,則是以回歸「社會」為目的。

這是我目前理解,現況還需要前輩指正。

其實上午時候,我們在同一地點也請益資歷豐富的職能治療師友人。他知道下午有病友來訪,也特別留下來,站在有別於過去醫病關係立場,實際了解現況。

老實講,整個過程實在是太有趣了,會後我也興奮表示,睽違已久的會談技巧,總算有機會一展身手。

但是,我也知道,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光譜,現實需要面對。但既然要投入社區精神醫療,現階段或許可以用不同理場了解病友需求,並試圖讓病友可以拿回自己人生發球權吧?!




業務精神

最近有一件糗事可以跟大家分享。

幾天前,開車前往九如路選購辦公桌椅,沿路剛好經過一間衛生所,想說順道拜訪公衛護理師,討論之後彼此可以相互協助的業務。

但是,因為過於突然也沒有事先預約,公衛護理師除了搞不清楚狀況之外,更覺得我應該是來亂的,詳細說明之後,還是無法取得信任。

她一定覺得,明明還沒有完成開業,也無法提供醫療服務,籌備中的社區復健中心對公衛護理師來說,根本就沒有功能。

走出衛生所,自己也覺得好笑。

或許是內建的業務精神吧?單純想說先認識一下,以後可能有合作機會,而這其實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這是一次寶貴經驗,之後拜訪衛生所,一定要有周詳規劃。



康復之友聯盟

透由高醫陳明德副教授介紹,有幸可以跟全國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黃麗鴦女士請益。黃理事長也是高雄人,目前在宜蘭經營協會,協會本身也附設社區復健中心。

全國康復之友聯盟主要是整合全國精神障礙者、家屬、相關專業人員與熱心社會人士及團體,爭取權益與福利,並維護人權。

電話訪談中,黃理事長相當健談,不斷提醒設置的法規問題,並分享她過去在高雄的經驗。除此之外,理事長也談到經營團隊的重要與案源問題。

最後,我們也就污名化、衛政與社政問題,做了簡單討論。感謝理事長認同我們理念,期許大家一起努力。

「之後有問題隨時打電話給我」,理事長豪爽說道。我再三感謝,謝謝她對後輩的提攜,也相約下次高雄見面。





2021年7月28日 星期三

預防大於補償

東京奧運開幕以來,台灣隊的選手們,在運動場上奮戰不懈,值得我們的尊敬與掌聲。郭婞淳拿下金牌,盧彥勳劃下精彩職業生涯句點,莊智淵孤獨上場卻贏得全台灣人的加油!

精彩比賽持續進行中,然而友人卻感慨地表示,他國中二年級女兒的同校同學,近日在愛河輕生。其他同學泣不成聲,泣訴死者生前遭受網路霸凌。

查詢事件脈絡之後,得知校方啟動緊急應變處理機制,市府也即將召開跨局處霸凌事件小組會議,為這場悲劇找出真相。

昨日,學姐也在臉書留言提到,2019年的嘉義鐵路殺警案,那位受害警察就是其家族孩子,學姐強調,如果有更多預防機制,或許可以避免悲劇發生。

事實上,預防大於補償,如果可以在遺憾發生前進行防治,家屬就不用承受如此沈重傷害。

因此,當大家關注奧運比賽同時,其實心理健康問題一直都在。如果奧運跟人權是緊密相扣,那我們或許能思考,人權跟心理健康,如何落實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



2021年7月27日 星期二

戒慎恐懼

2004年底,大四時候,前往嘉南療養院實習,認識瓊妙老師至今,已經超過十六年。老師總是溫暖睿智,尤其當我遇到困難時候,總能給予明確方向。

籌備以來,最擔心「案源」問題。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跟瓊妙老師請益,我們可以提早執行的計畫,以及注意事項。
今天上午,老師熱情分享過去從事社區復健中心的經驗,以及累積的人脈。從老師炙熱的眼神,似乎有經驗傳承的感覺。(我自以為)
事實上,成立一間社區復健中心,原本就預期到處細節且困難重重。然而,因為有大家陪伴,雖然戒慎恐懼但是審慎樂觀。

再一次感謝瓊妙老師的提攜!我們會繼續努力。



2021年7月26日 星期一

研究計畫!行為藝術?

中午,前往高醫職能治療學系,拜訪良師益友,陳明德副教授。從去年底至今,陳教授總是提供最實質的支持與鼓勵,除了介紹幾位業界前輩,今天也跟我們分享,開業之前可以拜訪哪些單位。

因為我們假設,除了從業人員與相關單位之外,還有很多人不太清楚「社區復健中心」的功能與意義。因此,我們必須跟更多人說明,未來的理念,以及期許解決的問題。

陳教授提到,拜訪衛生局的公衛護理師,或許可以協助我們的問題。除此之外,也可請教社區關懷訪視員。

談話中,深刻感受陳教授的熱情分享,非常感謝大家的幫忙。籌備以來,不斷拜訪學術界與產業界前輩,從不懂到逐漸了解的過程,有如在執行一個研究計畫?!

其實,這也好比是一場「行為藝術」,在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光譜中游移。但更像是拼圖,努力把精神醫療拼成大家理想的樣子。


Piazza San Marco, Canaletto (Giovanni Antonio Canal) (Italian, Venice 1697–1768 Venice), Oil on canvas

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大霧中人

「或許曾經因為發病而傷了家人的心。然而,每個人心中,永遠都有家人影子。」

這是一本關於「思覺失調症」患者的人生故事。作者形容精神病人有如身處大霧之中,渾沌迷濛,沒有方向。

而書中的翁美川與羅春嬌女士,都扮演提燈人角色。她們無私付出,如同風雨中的燈塔,守護病友,找到回家的路。
事實上,我們不能沒有支持系統,而家庭通常是最初的支持。然而,當一切都失靈時,總是需要一座燈塔,給予安全感!
因此,我們也在思考,社區復健中心所扮演的角色,是不是可以類似一座燈塔,或是一張安全網,接住跌落的人們。
至少,我們會在這裡,陪著病友回家。



成為一個新人

吳念真導演寫的推薦序,標題是「看見試圖理解的可能」。文中提到一段舞台劇台詞:

「人們常用自己有限的認知和想法,去猜測、去議論、甚至去評斷許多他根本不理解的事。」

作者是記者張子午,他集結過去深入報導精神疾病相關議題與事件,突顯病人所面臨困境,以及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

當中,「去污名化」始終是精神醫療領域的重點。但是,我認為正常是定義問題,為何患有精神疾病就是不正常?反而覺得,很多人看似正常卻自私又想著詐騙,才是不正常。

因此,精神病人只是一種疾病狀態,相對於自私鬼與詐騙集團,其實單純又正常多了。

回到這本書的主題,每個人都想成為一個新人,如果可以,當然想要找回自己失去的角色。

我想,社區復健中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協助這些「新人」,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扮演合適角色吧!?




2021年7月24日 星期六

三好

發想名字過程當中,我們有許多想像。經過一連串討論之後,決定命名為「三好」,其概念是「家屬好、病人好、社會好」。

如果,我們可以分擔家屬照顧壓力,讓家屬放心並有喘息機會,就是家屬好。如果,可以協助病人作息正常、獨立生活、自我管理、減少退化與回歸社會,就是病人好。如果,我們可以落實社區融合、去污名化與協助解決社會問題,就是社會好。

因此,「三好」社區復健中心存在目的,就是為了協助解決家屬、病人與社會問題,共創多贏!

Stage Fort across Gloucester Harbor, Fitz Henry Lane (formerly Fitz Hugh Lane) (1804–1865), Oil on canvas, American

我們不一樣

籌備以來,總有幾個問題不斷思考,例如案源、地點、團隊等等,但是當中一個核心問題是,到底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試著帶給學員四個目標,分別是讓作息變正常、讓心情變快樂、讓人生變彩色,以及對社會有貢獻。當中,透由參與社區復健中心活動,進而讓作息變正常,將是我們的重點工作。

但是,如何讓學員願意來到這裡,又是另外一個關鍵問題。目前假設是建立信任感與給予成就感,透由目標與希望,發現自身價值。例如,看到自己不斷成長,改善家人關係,甚至有能力做公益,都是選項。

理論需要執行,相信才會看到。開心的事情是,我們正在把想法付諸行動,而寄望抵達的美好彼岸,來自始於足下的日常實現吧!?

The Town on the Hill, New Almaden, Carleton E. Watkins (American, 1829–1916), Albumen silver print from glass negative

2021年7月22日 星期四

社區復健中心

這裡是一個可以接受所有人的地方,大家可以自在開心,有回家的感覺。

社區復健中心,讓大家找回人生發球權,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因為,我們必須先認同自己,才能談論之後要去的方向、目標及成就感,進而可以對這個社會有所貢獻。


Nocturne, John La Farge (American, New York 1835–1910 Providence, Rhode Island), Watercolor, gouache, and charcoal on off-white wove paper
 adhered to wove paper, American

社區安全防護網

嘉義鐵路警察李承翰命案,鄭姓男子因為罹患思覺失調症,一審判刑無罪。之前,二審改判有期徒刑17年,刑期滿後強制監護5年,全案可上訴。李父為了幫兒子討回公道,因此抑鬱而終。對於任何人來說,這都是一場令人鼻酸的社會事件。


鄭姓男子在案發前兩日,妄想症狀已經發作,害怕遭到謀害以詐領保險金,陸續向兩間派出所、社會局、保險公司與議員服務處求助,都沒有獲得妥當處置,因而發生悲劇。

事實上,精神疾病所導致謀殺,案件占比遠不到一成,有九成以上都是正常人所為。但是,因為精神疾病無須負擔刑事責任,而遭受各界誤解與污名化。

談到精神病人,刻板印象總是負面與危險,生病的人與家屬,其實也想知道為何會生病,因為病程與機轉複雜許多。例如,感冒好了就可以回到正常生活與工作,但是精神疾病需要一輩子與之共處。

但是,除了悲劇發生之後的判刑,其實可以試著增加「社會」所能給予的協助,讓更多人認識精神疾病,減少彼此的誤解,進而提早預防與處置,共同編織一個安全防護網,相信可以減少遺憾再次發生。

The Falls of Niagara, Edward Hicks (American, Langhorne, Pennsylvania 1780–1849 Newton, Pennsylvania), Oil on canvas, American

走過愛的蠻荒

「苦澀;卻也因此生出韌性。」


後來,作者去到屏東三地國小德文分校擔任偏鄉教師。文中提到國小三年級的「小忠」,爺爺跟奶奶因為癌末即將離世。奶奶問著作者,「我們死了以後,小忠怎麼辦?」

關於死亡,背後更深層的意義是「愛」。呼應書名「走過愛的蠻荒」,作者文國士的爸媽都患有知覺失調症,在療養院一見鐘情後,婚後生下他。

後來,他的爸媽都住進榮總玉里分院,從此沒有離開。同樣也是奶奶從小帶大的作者,在一系列探索、衝撞、撕裂與療癒之後,逐漸理解與諒解,進而更認識自己。

文中幾個段落令人動容。無條件的愛與恨,其實都是標準答案。


The Way They Live, Thomas Anshutz (American, Newport, Kentucky 1851–1912 Fort Washington, Pennsylvania), Oil on canvas, American



屋簷下的交會

談到精神病人,刻板印象總是負面與誤解。這本書的作者是社區關懷訪視員,他用溫柔且冷靜的視角,分享他所看到的真實故事,讓我們更了解精神病人,理解這個疾病所帶來的影響。

我也從他的視角看到目前台灣精神醫療的問題。生病的人與家屬,其實也想知道為何會生病,因為病程與機轉複雜許多。例如,感冒好了就可以回到正常生活與工作,但是精神疾病常常是一輩子需要與之共處。

因此,如果可以在現有的醫療基礎上,試著增加「社會」所能給予的幫忙與協助,用另外一個邏輯去支持生病的人,其實是解決方案之一。換句話說,整個治療其實是一個動態過程,讓病人從醫療院所往社區移動,真正的目的是生活獨自自主與找到自己的角色。

同時,如果要解決精神病人被「污名化」問題,需要讓大家有機會認識精神疾病,減少彼此的誤解,進而成為彼此的防護網。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會跌落,也需要被幫忙,只是嚴重程度不一。所以,人人都是社會安全網的節點,共同編製一個友善與互相尊重的環境。


Reading the News at the Weavers' Cottage, Adriaen van Ostade (Dutch, Haarlem 1610–1685 Haarlem), Pen and brown ink, watercolor, white heightening, traces of graphite; framing lines by the artist (?) in brown ink and g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