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

釋懷的人生

夜晚,夥伴幫我們分享一堂課,介紹精神疾病的各種症狀,她使用的標題是「失控的人生」。

所謂「失控」,原因是病人常因為幻聽、妄想與憂鬱等疾病症狀,造成無法就學與就業,家人關係常因此失和,人生從此失序。

然而,關於失序的無奈,或許大家多少有些經驗,只是嚴重程度不一,每段經歷都是故事,雖然有些悲傷與無奈,但或許可以選擇「釋懷」。

過去的事情我們無法改變,但是三好社區復健中心鼓勵學員「忘記」過去,每天來到三好,焦點總是現在與未來。

唯有現在選擇變好的方法,未來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三好歡迎每位想要變得更好的人!



找回人生發球權

關於昨天「自己的人生自己救」文章,友人傳訊息分享經驗,因此有了近一步的探討。

她說,關於日間病房實務上的困難,「賦權」有時候會變成工作人員懶得多花心思介入或省麻煩的藉口,當中有很微妙的差異。

但她認同賦權是依照個案狀況提供「有方向的選擇」,試著讓個案有不同於過往的可能性,費力但有趣。

從這個概念進一步說明,賦權其實好比「爬山」。

我們可以先跟學員討論想要登上的山頭與幾條可能的路徑,讓個案自行選擇,當他選擇超乎能力的山頭,我們提醒他,但如果他堅決要爬,還是讓他去吧!

跌倒之後,再回過頭來重新爬一次就好,我們不也是這樣?

然而,當個案選擇低於能力的山頭,其實也沒關係,這是他的選擇,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也會這樣。

回到整個概念的核心,就是讓個案找回人生的發球權,從被動配合變成主動積極,而我們必須擺脫管理與上對下的位階,大家站在一起,共同面對困難與挑戰。

如果認同我們的理念,就是「三好之友」,歡迎大家按讚、追蹤加分享唷!



2021年12月4日 星期六

自己的人生自己救

昨日,我們前往凱旋醫院參與「精障者之同儕支持服務 」課程,講師是北榮玉里分院的鄭淦元醫師。

走進三樓講堂,馬上遇到高醫職能治療系主任,陳明德副教授。熱絡交流一下彼此近況之後,久仰的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徐淑婷醫師,也加入我們的聊天。

經由明德系主任與淑婷主任引薦,我們也跟講師有了簡短的互動與請益,真心感謝前輩們的提攜,指引我們一條明路。

課程中,講師談到賦權、復元與社會融合等概念,加上同儕支持服務的作法,我想這應該是目前的主流。

但是,我認為這些論點,其實可以歸納成一個概念,就是「選擇的自由」。事實上,每個人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社區精神醫療從業人員只是從旁協助的「治療工具」。

然而,如果從業人員有豐富的人生歷練、圓融的處事智慧與多元的社會資源等,這些條件對學員來說,應該是件好事。

所以「三好社區復健中心」會以精神醫療的專業為基礎,但是跳脫整個治療框架,另外從社會支持的角度看問題,試著提出不一樣的解決方案。
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提出各種可能的解法,我們也提供學員選擇的自由,他們也有承擔成敗的責任。

總歸來說,自己的人生還是需要自己來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