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

復元 Recovery

復元靜態定義,提到十個要素,包含賦權、個人責任、自主權等。然而,我認為復原應該是個動態過程,首重「建立團隊」。

透由團隊的努力與協助,我們打造舞台及提供上台機會。工作人員其實只是工班,演員才是主角。

三好社區復健中心,願意打造舞台,也願意成為後台,有團隊才能復元。

希望未來,可以舉辦一場場熱鬧音樂祭!



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關關難過

自行籌備社區復健中心,當中「硬體」難度,其實不亞於「軟體」。

軟體方面的人才,例如負責人的選擇,專業人員的配置以及團隊的建立,這些跟我們理念相近的友人,目前都在相關單位服務,透過持續拜訪與說明,應該會有合作機會。

但是,硬體方面,就沒那麼簡單了。

關於地點的選擇、空間的運用、使用執照的變更等等,還有工班與廠商的挑選,光是找到一位值得信任的建築師,就耗費許多時間。

建築師確認之後,我們還要討論竣工圖與門窗圖,當中只要一個細節出錯,整體進度就會延遲。

因為,我們把戰略設定在「三快」,分別是開業快、收案快,以及回到社會快。因此,戰術來說就是通盤考量與專注細節。

老實講,實在不簡單,但真的很感謝一路上大家的幫忙與支持。「三好社區復健中心」其實也承載著很多人的夢想與希望吧?!



2021年8月28日 星期六

三好LOGO

前幾天夜晚,設計師好友傳來LOGO,當下為之驚艷。這是個溫柔且堅強的意象,圓融、隨和、但總是親切。

友人用心呈現我們的核心價值,描繪一個充滿溫度的符號。

三個缺口,代表我們並不完美,然而缺口裡面,其實是個「好」字。有缺口,又怎樣,我們開心就好。

「三好社區復健中心」字體也經過設計與安排,每個細節都很到味。另外一位好友傳訊說道,參與其中,有一步一步的踏實感。

剛才,我也換了粉絲專頁的LOGO跟封面,當下腦海浮現一個旋律,感動與感謝的心情難以言喻,那就用這首歌吧!

深信,堅強其實最溫柔。




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充滿活力及感動

高雄社區復健中心業界前輩,昨晚來訊「進度如何?」,關心目前籌備現況,我說忙翻了!

八月五號至今,旁聽七個整天,由南區精神醫療網舉辦的訓練課程,地點不是高雄,而是台南的嘉南療養院。

內容包含精神疾病的病因、分類、治療與藥物副作用,家屬的角色與參與,精神復健理念,精神復健機構的發展與現況等等。

主題包羅萬象,主講人也橫跨所有專業。雖然有過完整訓練,幾位講者也是17年前的實習老師,但這次用「新人」角色重新參與,特別有趣!

終於,禮拜六是最後一堂理論課程,緊接下週實習。

有別於平日塞車,週六清晨高速公路是一路順暢,我跟友人笑道,「成功的路上,其實並不擁擠?!」

昨晚,我也把經營的部落格傳給前輩,他說「內容充滿活力及感動」,相約九月再見面,我們都真心期待進度一切順利!



2021年8月18日 星期三

態度跟習慣才是關鍵

過去十幾年的業務經歷,長期擔任教育訓練任務,協助公司培訓新進人員及在職訓練。我們知道,訓練的目的是讓同仁擁有專業知識、態度、技巧以及習慣。

如果把這套理論架構在社區復健中心,那麼復健或許可以解讀為訓練,受眾就是來中心接受治療的學員。
當中還有很多實務上的細節需要釐清與整合,但就訓練內容來說,其實態度與習慣的重要程度,遠遠高於專業知識與技巧。
換言之,過去我看到非凡的業務高手,其致勝關鍵是良好的工作態度與習慣,而好的習慣又比態度重要。(礙於篇幅,先到這裡。)
因此,將來提供的復健安排,我也會把重點放在態度與習慣。所謂的態度是對自己負責任,習慣則是正常生活作息。
或許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分析與考量,但如果大方向正確,應該可以逐漸協助學員獨立生活以及回到社會吧?目前我是這麼猜想著。



2021年8月17日 星期二

培力代替管理

精神復健機構,有個必備角色,名稱是「專任管理人員」,簡稱專管員。主要工作是「負責服務對象之生活照顧及輔佐訓練等。」

討論命名哲學,「管理」是上對下的權力分配、提出問題並給予答案、協助他人決策。廣義來說,就是期許「被管理者」聽話照做。

但如果復健機構的功能是協助獨立自主生活及回到社會,那或許可以用「培力」取代「管理」,也就是「empowerment」代替「management」。

「培力」是平行權力位階、共同思考問題並討論答案、自主決策與承擔結果。廣義來說,就是協助他人自力更生。

期許我們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培力人員,而非管理人員。因為,提供機會培養決定能力,並為結果負責,才是回到社會的過程。



2021年8月15日 星期日

華麗的虛飾 rhetoric

八月初至今,已經旁聽四天專任管理人員任職訓練課程,這是民眾參與社區精神醫療的訓練課程。

課程中,講師突然問到(直接cue我),如果將來學員外出找工作,是否需要告知有身心科診斷,以及目前正在社區復健中心接受治療?

我的回答是「看狀況」。

但是會分析優缺點給學員,重點是決定權在學員自己,因為有沒有告知,沒有標準答案,但好壞都必須學員承擔,我們的角色是治療工具,協助學員回到社會,但不會是決策者。

回到告知問題,其實可以談到一個名詞,叫做華麗的虛飾,英文是「rhetoric」。政治人物在選舉時候,最愛使用華麗的虛飾,我們稱之為選舉語言(campaign rhetoric )。(大笑)

事實上,我認為精神醫療必須從科學領域延伸到藝術的範疇,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們必須要很清楚,最終目的是什麼?

分析問題背後脈絡,就是民眾對身心科疾病的污名化。然而,這個疾病其實沒有太大問題,比較大的問題是誤會這個疾病問題很大!

因此,透由社區精神醫療,讓學員有機會參與社會,民眾也有機會認識與了解學員,透由理解去諒解,大方向來說,或許才是真正的去污名化?



2021年8月11日 星期三

志同道合

近日,拜訪職能治療師學妹,討論關於目前資源分配與臨床實務經驗。

聊天過程中,她認為目前許多資源投放在急性精神醫療,或許可以分配一些到社區,也就是醫院以外的場域。

換句話說,她同意我們正在探討的問題,所謂精神醫療重心可以逐漸往社區挪移。

當然,她也知道實務操作有其難度,順便想知道目前整個團隊有幾個人,正在從事這樣的行動與倡議。

我說,詳細人數實在沒有統計,但認同理念就是自己人,目前沒幾個,但應該會越來越多吧!

雖然大家都知道困難重重,聽到這個答案之後,她突然開心地大笑著!或許我們的團隊,因此又多了一個人?



去污名化

近日,旁聽專任管理人員(非專業人員擔任者)的任職訓練課程,專任管理人員其實是參與社區精神醫療的方式之一。

其中,專業人員的定義是醫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與心理師。

換言之,這些職類之外,就是所謂的「非專業人員」。此次課程,主要針對具有高中畢業學歷的社會人士,完訓之後就能在相關機構從業。

我跟友人說,所謂的污名化,其實是因為大家不了解而誤解精神疾病。因此,如果能透由課程去聽到與看到相關專業知識,並跟精神病人互動,廣義來說是「去污名化」的過程。

因為,我們總是被灌輸精神病人很危險、可怕的既定印象。但是,其實大家都一樣,反而沒有診斷的人比較危險,其實是太多人沒有病識感?

真心覺得,或許病友有時候因為症狀而影響日常生活,但其實他們很簡單,也很善良!



2021年8月5日 星期四

社區精神醫療發展

關於精神醫療發展歷史,社區精神醫療有其時代意義與代表性。

查詢文獻指出,最早從1973年,加拿大溫哥華開始推展社區精神醫療,當時的關鍵人物之一,就是台灣精神醫學之父:林宗義教授(1920-2010)。

他是台大第一位神經精神科主任,典型日治時期台灣菁英,一路從台南公學校、台北高等學校、唸到東大畢業後回台行醫。

林宗義教授在1955年被WHO邀請為「心理衛生部」的專家委員,並在1966年成為該部主任,之後決定遠赴日內瓦工作,主導WHO的精神流行病學方向。
然而,他的父親,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當時擔任台大教授的林茂生,卻在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中,被中國國民黨特務抓走殺害,成為受難者。

回到社區精神醫療發展史。加拿大之後,美國於1977年提出「社會支持計劃」,建立社區照護體系。英國也於1983年開始推行社區精神醫療,不僅大幅減少醫療成本,也降低慢性精神病患者住院機率,進而促進權益。

1988年,台灣公告「精神患者社區復建計畫」,開始鼓勵精神科教學醫院投入社區復健領域。自此,各種社區復建與治療模式,持續發展至今。

(僅以此文向林宗義教授與林茂生教授致敬。)



找回自己的角色

上午前往嘉南療養院,旁聽「精神復健機構」專任管理人員的初階課程。今天談到精神疾病的病因、症狀以及家屬角色與參與。

這是為期11天的訓練課程,翻閱講義時候,比較有興趣的是兩個名詞定義,關於「復健」與「復元」。

目前假設,如果醫療機構強調復健,那麼復健機構可以強調復元。

從醫療機構往社會進展的過程中,復健機構或許能扮演協助回到社會的角色。因此,所謂的復元,能否理解成獨立自主的生活,或更進一步期待,回到社會工作?

當然,社區與社會的定義,還需要再釐清。主觀認定,社區是生活,社會是工作,但不管社區或是社會,核心任務都是找回自己的角色。

那麼,精神復健機構存在的目的,其實就是協助每個人找回自己可以扮演的角色嗎?




2021年8月3日 星期二

企業識別系統(CI)

最近幾天,走在高雄街道,特別留意各行各業的LOGO。

「三好」的企業識別正在進行中,設計師是多年好友,非常感謝她友情相挺!

我們的主視覺是橘色,希望呈現溫暖溫度與親切感受。事實上,符號就是理念的載體,透由符號可以傳遞資訊與感受,從人出發,重視使用者體驗。

關於符號美學,我的理解是減法哲學。構成的線條越簡單越好,看起來乾淨比較重要。因此,特別喜歡台灣日治時期的城市符號,深具文化底蘊。

其實,我也把社區復健中心定義成文化與創意產業,結合跨領域的專業知識與自身經驗,拆解既有概念並重新組裝,應該是蠻有趣的事情吧?!



2021年8月2日 星期一

UNO學長的熱拿鐵

中午前往高醫復健科拜訪UNO學長,當時下著大雨,學長招待的熱拿鐵,實在溫暖。

討論過程中,我們盤點目前可以運用的資源與可行方案,於此同時,臨床心理師玉欣姐剛好路過,馬上請教臨床經驗,以及將來合作可能。

感謝大家的熱情相挺,讓我們更有信心!

離開高醫走在十全路上,突然想著,社區復健中心除了安置之外,還有一個重點是媒合。

換言之,了解能力與意願之後,我們提供各式行動計畫,例如工作機會與生活方案,選擇之後,自行承擔選擇之後的結果。

因此,媒合的機會、選擇的自由與自行承擔結果,其實就是回到「社會」的過程。

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概念,就是工作人員只是「治療工具」,我們存在的價值是協助病人找回自己的角色,我們不是朋友關係,而是治療關係。因為是治療關係,所以能用最客觀的視角與身份,協助獨立自主。

下午開會時候,友人談到,「戰術的勤勞永遠比不上戰略的懶惰」,呼應上午思考的治療關係,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