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

釋懷的人生

夜晚,夥伴幫我們分享一堂課,介紹精神疾病的各種症狀,她使用的標題是「失控的人生」。

所謂「失控」,原因是病人常因為幻聽、妄想與憂鬱等疾病症狀,造成無法就學與就業,家人關係常因此失和,人生從此失序。

然而,關於失序的無奈,或許大家多少有些經驗,只是嚴重程度不一,每段經歷都是故事,雖然有些悲傷與無奈,但或許可以選擇「釋懷」。

過去的事情我們無法改變,但是三好社區復健中心鼓勵學員「忘記」過去,每天來到三好,焦點總是現在與未來。

唯有現在選擇變好的方法,未來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三好歡迎每位想要變得更好的人!



找回人生發球權

關於昨天「自己的人生自己救」文章,友人傳訊息分享經驗,因此有了近一步的探討。

她說,關於日間病房實務上的困難,「賦權」有時候會變成工作人員懶得多花心思介入或省麻煩的藉口,當中有很微妙的差異。

但她認同賦權是依照個案狀況提供「有方向的選擇」,試著讓個案有不同於過往的可能性,費力但有趣。

從這個概念進一步說明,賦權其實好比「爬山」。

我們可以先跟學員討論想要登上的山頭與幾條可能的路徑,讓個案自行選擇,當他選擇超乎能力的山頭,我們提醒他,但如果他堅決要爬,還是讓他去吧!

跌倒之後,再回過頭來重新爬一次就好,我們不也是這樣?

然而,當個案選擇低於能力的山頭,其實也沒關係,這是他的選擇,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也會這樣。

回到整個概念的核心,就是讓個案找回人生的發球權,從被動配合變成主動積極,而我們必須擺脫管理與上對下的位階,大家站在一起,共同面對困難與挑戰。

如果認同我們的理念,就是「三好之友」,歡迎大家按讚、追蹤加分享唷!



2021年12月4日 星期六

自己的人生自己救

昨日,我們前往凱旋醫院參與「精障者之同儕支持服務 」課程,講師是北榮玉里分院的鄭淦元醫師。

走進三樓講堂,馬上遇到高醫職能治療系主任,陳明德副教授。熱絡交流一下彼此近況之後,久仰的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徐淑婷醫師,也加入我們的聊天。

經由明德系主任與淑婷主任引薦,我們也跟講師有了簡短的互動與請益,真心感謝前輩們的提攜,指引我們一條明路。

課程中,講師談到賦權、復元與社會融合等概念,加上同儕支持服務的作法,我想這應該是目前的主流。

但是,我認為這些論點,其實可以歸納成一個概念,就是「選擇的自由」。事實上,每個人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社區精神醫療從業人員只是從旁協助的「治療工具」。

然而,如果從業人員有豐富的人生歷練、圓融的處事智慧與多元的社會資源等,這些條件對學員來說,應該是件好事。

所以「三好社區復健中心」會以精神醫療的專業為基礎,但是跳脫整個治療框架,另外從社會支持的角度看問題,試著提出不一樣的解決方案。
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提出各種可能的解法,我們也提供學員選擇的自由,他們也有承擔成敗的責任。

總歸來說,自己的人生還是需要自己來救。



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三好角色

前幾天,透過友人介紹,我們前往伊甸基金會的高雄服務中心,進行業務拜訪。

始終珍惜所有可以推廣社區精神醫療的機會。因此,當有人願意撥空了解「三好」的時候,我都會詳細說明理念與將來可以提供的服務。

一直以來,我們認為多數病人不想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多數想要獨立自主的生活以及回到社會。

從這個前提進行假設,建立在醫療基礎之上的疾病治療,如果可以整合社會資源,把治療場域從醫院轉換成社區,或許就能協助學員遠離醫院?

看到伊甸名片背後,寫到就業服務,或許就是我們將來可以努力合作的地方!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三好志工

有些時候,需要復健治療的不只是學員,其實還包含「家屬」?

有病識感的學員,願意接受治療與協助,努力往目標挪移時候,家屬扮演的角色就很重要!

如果家屬沒能跟我們站在同一陣線,就會從助力變成阻力,不能合作就是內耗。

因此,「三好」的學員,將來都可以提供「三位」家屬名單,我們協助家屬了解症狀、建立信任感與諮詢服務。

除此之外,歡迎大家加入「三好志工」團隊。除了熱心公益之外,我們也會試著整合其他機構、公家部門與社會資源等。

藉此讓大家持續保持聯繫與「弱連結」,資訊傳遞沒有斷點,隨時掌握學員狀況,或許也能減少社會事件的發生吧?



2021年10月31日 星期日

三好校友

這是一間鼓勵學員結案的機構!

如果學員可以達成階段目標,有能力回到社區自主生活,或者更近一步能有就業技能與機會,我們會鼓勵結案,因此才有能量服務更多需要「三好」的學員。

但是,結案絕對不是結束,反而是「三好校友」的開始。因為我們認為每一位「三好校友」都是安全網節點,連結起來也是一個網絡。

換言之,我們需要「三好校友」協助搭建安全網,從被動被支持角色,轉變成主動積極的支持者。

因此,結案的校友就是我們的學長姐,他們可以跟大家分享近況,可以分享過去克服挑戰的經驗,分享對未來的總總期待。

所以,我們不只是專業的精神復健機構,我們也是一座學院,也是一個活動中心。我們開著大門歡迎大家來坐,讓彼此成為支撐的力量,而這就是我們對安全網的具體想像。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路途遙遠,已經出發。

近日,我們參與衛福部舉辦的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劃說明會,現場貴賓雲集,順便認識中央與地方部會局處人員。

整場主軸,主要是說明脆弱家庭與弱勢族群的保護與服務,以及精神疾病與自殺防治的政策方向。

因為我們是以機構角色參與會議,所以特別重視精神疾病相關服務,目前看到的具體作法是多元社區生活方案與協作模式服務據點等。

公部門的政策與資源,無非是想要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直以來,從精神疾病發病率,目前可能需要服務的人數,對於精神疾病的認識與資源整合方式等,透由拜訪與討論,試著釐清問題的核心。

目前,我們提出兩個假設,第一是還有許多精神疾病患者沒有進入醫療體系,第二是社會支持資源,還沒有跟醫療相關單位做有效的整合。

換句話說,就是社區存在著許多精神病人,以及這些人在社區的問題,還沒有被妥善解決。

因此,我們可能會是一間最不像社區復健中心的機構,我們帶著精神醫療的專業,但卻從社會支持的角度切入核心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案。

具體作法是盤點各種資源與人脈,把精神醫療資源,整合到社會支持網絡裡面,並提供更多元、更彈性與更有效益的服務模式,藉此推動社區精神醫療復興運動。



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社區精神醫療事件

近日,屏東社區精神醫療事件,引起廣泛討論,這是長期社會問題,但因為沒有具體解決方案,導致悲劇不斷發生。

事件發生以來,大家相對關注善後處理,例如司法精神醫院的設立,讓司法與戒護體系進入到精神醫療處所等。

但是,除了善後之外,我們或許更應著重「預防」。

政府推行的「社會安全網」就是解決方案,至於成效如何,還需要透由時間檢視。目前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努力彰顯社區復健中心功能,除了提供相關醫療服務,也可以扮演預防事件發生的角色。

如果,每座城市的行政區都有社區復健中心作為「節點」,隨時跟相關單位保持連結外,也可以努力整合公私部門資源,從網狀結構到立體安全網佈建,或許就能解決這個難題?

當然,執行過程絕對困難重重,但我們絕對會繼續努力!



2021年9月24日 星期五

高雄市總預算案

近日,高雄市長陳其邁於市議會進行明年度總預算說明,我特別重視社會安全網的編列狀況。

因應衛福部於今年7月頒布的《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高雄市衛生局的社區心衛中心,因此增加3100萬預算,來到1.5億元。

除此之外,相關單位還增聘心衛社工39人,關懷訪視員57人等,另外還有心理師、職能治療師與護理師等。

透由資料與數字,明確知道這是政府的施政方向。但是,實務上應該做什麼與怎麼做,我也跟友人不斷探討。

目前定調的關鍵是「整合」,包含方案與據點整合、空間距離與時間效率整合,公私部門軟硬體整合等,我也額外提出「跨專業知識」整合的概念。

如果可以把政治、經濟、精神醫療、企業管理與歷史人文等,通通整合在一起,一定會很有趣吧?

事實上,這些理論到底可不可行,因為還沒進入實戰階段,我們都沒有把握。但是,絕對有把握的事情是,我們會列出所有細節與注意事項,並且徹底執行每個步驟!



立體的社會安全網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指出,目前仍有約2.4萬人,需要精神醫療的社區服務。面對如此缺口,如何讓病人回歸社區,真的需要大家集思廣益,提供更多元的支持方案。

帶著這個問題意識,我們不斷拜訪學界與業界前輩,分析現況與釐清可行方案,同時也討論社區復健中心的定位與路線。

目前我們提出的假設是,透由民間團體整合政府資源,使用更有趣、更有效率與更具彈性的方法,建立商業模式,協助病人自主生活,並拿回人生發球權。

因此,如何運用過去累積的人脈,發揮業務精神,拉起一條又一條線,串連彼此資源,或許就可以編織一個立體的支持網路?

事實上,這也是我們籌備「三好」的初衷。





2021年9月4日 星期六

學習的藝術

結論:學習就是養成習慣,學習才能獨立自主!

社區復健中心接受服務的人員,稱之為「學員」。或許,各單位與機構有其稱呼方式,但主軸都是「學習」。

生病之後,學習獨立生活,以及學習回到社會。因此,探討「學習」的方法與效益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學員「動機」與學到技能後,如何有效運用?

所謂「沒名沒利沒動力」,學習的前提是「有用」,也就是學習利益。例如,如果可以獨立生活,就能有更高自由度,進而學習簡單技能後,可以增加收入,經濟自主。

(經濟自主部分,我們正在研發「三好香腸攤」商業模式,敬請各方好友耐心等候。)

回到正題,使用這個邏輯去探討方法與效益,說明學習就是養成習慣的過程,過程就是訓練。換言之,訓練的目的就是養成習慣,進而可以獨立生活與增加收入。

希望這套理論可以解決實務上,學員的「動機」問題。真心覺得社區精神醫療,就是一門結合科學的行為藝術。



2021年9月3日 星期五

社區業務員

昨天上午,前往永安樂齡日照中心,拜訪謝彥緯理事長,感謝理事長的提攜與分享,讓我們更了解社區醫療現況。

上午前往高醫校區,拜訪現任職能治療師公會周映君理事長,以及職能治療學系陳明德主任。

適逢,汪宜霈教授榮升高醫學務長,當面恭賀之外,也跟學務長分享目前籌備進度。

過去累積的保險業務經驗,融合在職能治療產業與社區精神醫療,我的角色有如社區業務員。

目前行銷的產品除了更多元,還可以添加許多理念與想法,實在是太有趣了!



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

復元 Recovery

復元靜態定義,提到十個要素,包含賦權、個人責任、自主權等。然而,我認為復原應該是個動態過程,首重「建立團隊」。

透由團隊的努力與協助,我們打造舞台及提供上台機會。工作人員其實只是工班,演員才是主角。

三好社區復健中心,願意打造舞台,也願意成為後台,有團隊才能復元。

希望未來,可以舉辦一場場熱鬧音樂祭!



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關關難過

自行籌備社區復健中心,當中「硬體」難度,其實不亞於「軟體」。

軟體方面的人才,例如負責人的選擇,專業人員的配置以及團隊的建立,這些跟我們理念相近的友人,目前都在相關單位服務,透過持續拜訪與說明,應該會有合作機會。

但是,硬體方面,就沒那麼簡單了。

關於地點的選擇、空間的運用、使用執照的變更等等,還有工班與廠商的挑選,光是找到一位值得信任的建築師,就耗費許多時間。

建築師確認之後,我們還要討論竣工圖與門窗圖,當中只要一個細節出錯,整體進度就會延遲。

因為,我們把戰略設定在「三快」,分別是開業快、收案快,以及回到社會快。因此,戰術來說就是通盤考量與專注細節。

老實講,實在不簡單,但真的很感謝一路上大家的幫忙與支持。「三好社區復健中心」其實也承載著很多人的夢想與希望吧?!



2021年8月28日 星期六

三好LOGO

前幾天夜晚,設計師好友傳來LOGO,當下為之驚艷。這是個溫柔且堅強的意象,圓融、隨和、但總是親切。

友人用心呈現我們的核心價值,描繪一個充滿溫度的符號。

三個缺口,代表我們並不完美,然而缺口裡面,其實是個「好」字。有缺口,又怎樣,我們開心就好。

「三好社區復健中心」字體也經過設計與安排,每個細節都很到味。另外一位好友傳訊說道,參與其中,有一步一步的踏實感。

剛才,我也換了粉絲專頁的LOGO跟封面,當下腦海浮現一個旋律,感動與感謝的心情難以言喻,那就用這首歌吧!

深信,堅強其實最溫柔。




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充滿活力及感動

高雄社區復健中心業界前輩,昨晚來訊「進度如何?」,關心目前籌備現況,我說忙翻了!

八月五號至今,旁聽七個整天,由南區精神醫療網舉辦的訓練課程,地點不是高雄,而是台南的嘉南療養院。

內容包含精神疾病的病因、分類、治療與藥物副作用,家屬的角色與參與,精神復健理念,精神復健機構的發展與現況等等。

主題包羅萬象,主講人也橫跨所有專業。雖然有過完整訓練,幾位講者也是17年前的實習老師,但這次用「新人」角色重新參與,特別有趣!

終於,禮拜六是最後一堂理論課程,緊接下週實習。

有別於平日塞車,週六清晨高速公路是一路順暢,我跟友人笑道,「成功的路上,其實並不擁擠?!」

昨晚,我也把經營的部落格傳給前輩,他說「內容充滿活力及感動」,相約九月再見面,我們都真心期待進度一切順利!



2021年8月18日 星期三

態度跟習慣才是關鍵

過去十幾年的業務經歷,長期擔任教育訓練任務,協助公司培訓新進人員及在職訓練。我們知道,訓練的目的是讓同仁擁有專業知識、態度、技巧以及習慣。

如果把這套理論架構在社區復健中心,那麼復健或許可以解讀為訓練,受眾就是來中心接受治療的學員。
當中還有很多實務上的細節需要釐清與整合,但就訓練內容來說,其實態度與習慣的重要程度,遠遠高於專業知識與技巧。
換言之,過去我看到非凡的業務高手,其致勝關鍵是良好的工作態度與習慣,而好的習慣又比態度重要。(礙於篇幅,先到這裡。)
因此,將來提供的復健安排,我也會把重點放在態度與習慣。所謂的態度是對自己負責任,習慣則是正常生活作息。
或許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分析與考量,但如果大方向正確,應該可以逐漸協助學員獨立生活以及回到社會吧?目前我是這麼猜想著。



2021年8月17日 星期二

培力代替管理

精神復健機構,有個必備角色,名稱是「專任管理人員」,簡稱專管員。主要工作是「負責服務對象之生活照顧及輔佐訓練等。」

討論命名哲學,「管理」是上對下的權力分配、提出問題並給予答案、協助他人決策。廣義來說,就是期許「被管理者」聽話照做。

但如果復健機構的功能是協助獨立自主生活及回到社會,那或許可以用「培力」取代「管理」,也就是「empowerment」代替「management」。

「培力」是平行權力位階、共同思考問題並討論答案、自主決策與承擔結果。廣義來說,就是協助他人自力更生。

期許我們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培力人員,而非管理人員。因為,提供機會培養決定能力,並為結果負責,才是回到社會的過程。



2021年8月15日 星期日

華麗的虛飾 rhetoric

八月初至今,已經旁聽四天專任管理人員任職訓練課程,這是民眾參與社區精神醫療的訓練課程。

課程中,講師突然問到(直接cue我),如果將來學員外出找工作,是否需要告知有身心科診斷,以及目前正在社區復健中心接受治療?

我的回答是「看狀況」。

但是會分析優缺點給學員,重點是決定權在學員自己,因為有沒有告知,沒有標準答案,但好壞都必須學員承擔,我們的角色是治療工具,協助學員回到社會,但不會是決策者。

回到告知問題,其實可以談到一個名詞,叫做華麗的虛飾,英文是「rhetoric」。政治人物在選舉時候,最愛使用華麗的虛飾,我們稱之為選舉語言(campaign rhetoric )。(大笑)

事實上,我認為精神醫療必須從科學領域延伸到藝術的範疇,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們必須要很清楚,最終目的是什麼?

分析問題背後脈絡,就是民眾對身心科疾病的污名化。然而,這個疾病其實沒有太大問題,比較大的問題是誤會這個疾病問題很大!

因此,透由社區精神醫療,讓學員有機會參與社會,民眾也有機會認識與了解學員,透由理解去諒解,大方向來說,或許才是真正的去污名化?



2021年8月11日 星期三

志同道合

近日,拜訪職能治療師學妹,討論關於目前資源分配與臨床實務經驗。

聊天過程中,她認為目前許多資源投放在急性精神醫療,或許可以分配一些到社區,也就是醫院以外的場域。

換句話說,她同意我們正在探討的問題,所謂精神醫療重心可以逐漸往社區挪移。

當然,她也知道實務操作有其難度,順便想知道目前整個團隊有幾個人,正在從事這樣的行動與倡議。

我說,詳細人數實在沒有統計,但認同理念就是自己人,目前沒幾個,但應該會越來越多吧!

雖然大家都知道困難重重,聽到這個答案之後,她突然開心地大笑著!或許我們的團隊,因此又多了一個人?



去污名化

近日,旁聽專任管理人員(非專業人員擔任者)的任職訓練課程,專任管理人員其實是參與社區精神醫療的方式之一。

其中,專業人員的定義是醫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與心理師。

換言之,這些職類之外,就是所謂的「非專業人員」。此次課程,主要針對具有高中畢業學歷的社會人士,完訓之後就能在相關機構從業。

我跟友人說,所謂的污名化,其實是因為大家不了解而誤解精神疾病。因此,如果能透由課程去聽到與看到相關專業知識,並跟精神病人互動,廣義來說是「去污名化」的過程。

因為,我們總是被灌輸精神病人很危險、可怕的既定印象。但是,其實大家都一樣,反而沒有診斷的人比較危險,其實是太多人沒有病識感?

真心覺得,或許病友有時候因為症狀而影響日常生活,但其實他們很簡單,也很善良!



2021年8月5日 星期四

社區精神醫療發展

關於精神醫療發展歷史,社區精神醫療有其時代意義與代表性。

查詢文獻指出,最早從1973年,加拿大溫哥華開始推展社區精神醫療,當時的關鍵人物之一,就是台灣精神醫學之父:林宗義教授(1920-2010)。

他是台大第一位神經精神科主任,典型日治時期台灣菁英,一路從台南公學校、台北高等學校、唸到東大畢業後回台行醫。

林宗義教授在1955年被WHO邀請為「心理衛生部」的專家委員,並在1966年成為該部主任,之後決定遠赴日內瓦工作,主導WHO的精神流行病學方向。
然而,他的父親,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當時擔任台大教授的林茂生,卻在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中,被中國國民黨特務抓走殺害,成為受難者。

回到社區精神醫療發展史。加拿大之後,美國於1977年提出「社會支持計劃」,建立社區照護體系。英國也於1983年開始推行社區精神醫療,不僅大幅減少醫療成本,也降低慢性精神病患者住院機率,進而促進權益。

1988年,台灣公告「精神患者社區復建計畫」,開始鼓勵精神科教學醫院投入社區復健領域。自此,各種社區復建與治療模式,持續發展至今。

(僅以此文向林宗義教授與林茂生教授致敬。)



找回自己的角色

上午前往嘉南療養院,旁聽「精神復健機構」專任管理人員的初階課程。今天談到精神疾病的病因、症狀以及家屬角色與參與。

這是為期11天的訓練課程,翻閱講義時候,比較有興趣的是兩個名詞定義,關於「復健」與「復元」。

目前假設,如果醫療機構強調復健,那麼復健機構可以強調復元。

從醫療機構往社會進展的過程中,復健機構或許能扮演協助回到社會的角色。因此,所謂的復元,能否理解成獨立自主的生活,或更進一步期待,回到社會工作?

當然,社區與社會的定義,還需要再釐清。主觀認定,社區是生活,社會是工作,但不管社區或是社會,核心任務都是找回自己的角色。

那麼,精神復健機構存在的目的,其實就是協助每個人找回自己可以扮演的角色嗎?




2021年8月3日 星期二

企業識別系統(CI)

最近幾天,走在高雄街道,特別留意各行各業的LOGO。

「三好」的企業識別正在進行中,設計師是多年好友,非常感謝她友情相挺!

我們的主視覺是橘色,希望呈現溫暖溫度與親切感受。事實上,符號就是理念的載體,透由符號可以傳遞資訊與感受,從人出發,重視使用者體驗。

關於符號美學,我的理解是減法哲學。構成的線條越簡單越好,看起來乾淨比較重要。因此,特別喜歡台灣日治時期的城市符號,深具文化底蘊。

其實,我也把社區復健中心定義成文化與創意產業,結合跨領域的專業知識與自身經驗,拆解既有概念並重新組裝,應該是蠻有趣的事情吧?!



2021年8月2日 星期一

UNO學長的熱拿鐵

中午前往高醫復健科拜訪UNO學長,當時下著大雨,學長招待的熱拿鐵,實在溫暖。

討論過程中,我們盤點目前可以運用的資源與可行方案,於此同時,臨床心理師玉欣姐剛好路過,馬上請教臨床經驗,以及將來合作可能。

感謝大家的熱情相挺,讓我們更有信心!

離開高醫走在十全路上,突然想著,社區復健中心除了安置之外,還有一個重點是媒合。

換言之,了解能力與意願之後,我們提供各式行動計畫,例如工作機會與生活方案,選擇之後,自行承擔選擇之後的結果。

因此,媒合的機會、選擇的自由與自行承擔結果,其實就是回到「社會」的過程。

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概念,就是工作人員只是「治療工具」,我們存在的價值是協助病人找回自己的角色,我們不是朋友關係,而是治療關係。因為是治療關係,所以能用最客觀的視角與身份,協助獨立自主。

下午開會時候,友人談到,「戰術的勤勞永遠比不上戰略的懶惰」,呼應上午思考的治療關係,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2021年7月31日 星期六

病友的需求導向

下午,我們訪談一位朋友,過去在「日間病房」接受治療。主題是關於社區復健中心對他的功能與意義。

特別的事情是,這位朋友開頭就急於分享他經營的網路生意,馬上拿出十雙襪子要我們買單,當下是哭笑不得。

所謂日間病房,泛指精神病人在「急性病房」出院之後,可以選擇的治療方式,整體概念是以醫療院所為主軸的復健計畫。而「社區復健中心」,則是以回歸「社會」為目的。

這是我目前理解,現況還需要前輩指正。

其實上午時候,我們在同一地點也請益資歷豐富的職能治療師友人。他知道下午有病友來訪,也特別留下來,站在有別於過去醫病關係立場,實際了解現況。

老實講,整個過程實在是太有趣了,會後我也興奮表示,睽違已久的會談技巧,總算有機會一展身手。

但是,我也知道,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光譜,現實需要面對。但既然要投入社區精神醫療,現階段或許可以用不同理場了解病友需求,並試圖讓病友可以拿回自己人生發球權吧?!




業務精神

最近有一件糗事可以跟大家分享。

幾天前,開車前往九如路選購辦公桌椅,沿路剛好經過一間衛生所,想說順道拜訪公衛護理師,討論之後彼此可以相互協助的業務。

但是,因為過於突然也沒有事先預約,公衛護理師除了搞不清楚狀況之外,更覺得我應該是來亂的,詳細說明之後,還是無法取得信任。

她一定覺得,明明還沒有完成開業,也無法提供醫療服務,籌備中的社區復健中心對公衛護理師來說,根本就沒有功能。

走出衛生所,自己也覺得好笑。

或許是內建的業務精神吧?單純想說先認識一下,以後可能有合作機會,而這其實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這是一次寶貴經驗,之後拜訪衛生所,一定要有周詳規劃。



康復之友聯盟

透由高醫陳明德副教授介紹,有幸可以跟全國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黃麗鴦女士請益。黃理事長也是高雄人,目前在宜蘭經營協會,協會本身也附設社區復健中心。

全國康復之友聯盟主要是整合全國精神障礙者、家屬、相關專業人員與熱心社會人士及團體,爭取權益與福利,並維護人權。

電話訪談中,黃理事長相當健談,不斷提醒設置的法規問題,並分享她過去在高雄的經驗。除此之外,理事長也談到經營團隊的重要與案源問題。

最後,我們也就污名化、衛政與社政問題,做了簡單討論。感謝理事長認同我們理念,期許大家一起努力。

「之後有問題隨時打電話給我」,理事長豪爽說道。我再三感謝,謝謝她對後輩的提攜,也相約下次高雄見面。





2021年7月28日 星期三

預防大於補償

東京奧運開幕以來,台灣隊的選手們,在運動場上奮戰不懈,值得我們的尊敬與掌聲。郭婞淳拿下金牌,盧彥勳劃下精彩職業生涯句點,莊智淵孤獨上場卻贏得全台灣人的加油!

精彩比賽持續進行中,然而友人卻感慨地表示,他國中二年級女兒的同校同學,近日在愛河輕生。其他同學泣不成聲,泣訴死者生前遭受網路霸凌。

查詢事件脈絡之後,得知校方啟動緊急應變處理機制,市府也即將召開跨局處霸凌事件小組會議,為這場悲劇找出真相。

昨日,學姐也在臉書留言提到,2019年的嘉義鐵路殺警案,那位受害警察就是其家族孩子,學姐強調,如果有更多預防機制,或許可以避免悲劇發生。

事實上,預防大於補償,如果可以在遺憾發生前進行防治,家屬就不用承受如此沈重傷害。

因此,當大家關注奧運比賽同時,其實心理健康問題一直都在。如果奧運跟人權是緊密相扣,那我們或許能思考,人權跟心理健康,如何落實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



2021年7月27日 星期二

戒慎恐懼

2004年底,大四時候,前往嘉南療養院實習,認識瓊妙老師至今,已經超過十六年。老師總是溫暖睿智,尤其當我遇到困難時候,總能給予明確方向。

籌備以來,最擔心「案源」問題。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跟瓊妙老師請益,我們可以提早執行的計畫,以及注意事項。
今天上午,老師熱情分享過去從事社區復健中心的經驗,以及累積的人脈。從老師炙熱的眼神,似乎有經驗傳承的感覺。(我自以為)
事實上,成立一間社區復健中心,原本就預期到處細節且困難重重。然而,因為有大家陪伴,雖然戒慎恐懼但是審慎樂觀。

再一次感謝瓊妙老師的提攜!我們會繼續努力。



2021年7月26日 星期一

研究計畫!行為藝術?

中午,前往高醫職能治療學系,拜訪良師益友,陳明德副教授。從去年底至今,陳教授總是提供最實質的支持與鼓勵,除了介紹幾位業界前輩,今天也跟我們分享,開業之前可以拜訪哪些單位。

因為我們假設,除了從業人員與相關單位之外,還有很多人不太清楚「社區復健中心」的功能與意義。因此,我們必須跟更多人說明,未來的理念,以及期許解決的問題。

陳教授提到,拜訪衛生局的公衛護理師,或許可以協助我們的問題。除此之外,也可請教社區關懷訪視員。

談話中,深刻感受陳教授的熱情分享,非常感謝大家的幫忙。籌備以來,不斷拜訪學術界與產業界前輩,從不懂到逐漸了解的過程,有如在執行一個研究計畫?!

其實,這也好比是一場「行為藝術」,在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光譜中游移。但更像是拼圖,努力把精神醫療拼成大家理想的樣子。


Piazza San Marco, Canaletto (Giovanni Antonio Canal) (Italian, Venice 1697–1768 Venice), Oil on canvas

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大霧中人

「或許曾經因為發病而傷了家人的心。然而,每個人心中,永遠都有家人影子。」

這是一本關於「思覺失調症」患者的人生故事。作者形容精神病人有如身處大霧之中,渾沌迷濛,沒有方向。

而書中的翁美川與羅春嬌女士,都扮演提燈人角色。她們無私付出,如同風雨中的燈塔,守護病友,找到回家的路。
事實上,我們不能沒有支持系統,而家庭通常是最初的支持。然而,當一切都失靈時,總是需要一座燈塔,給予安全感!
因此,我們也在思考,社區復健中心所扮演的角色,是不是可以類似一座燈塔,或是一張安全網,接住跌落的人們。
至少,我們會在這裡,陪著病友回家。



成為一個新人

吳念真導演寫的推薦序,標題是「看見試圖理解的可能」。文中提到一段舞台劇台詞:

「人們常用自己有限的認知和想法,去猜測、去議論、甚至去評斷許多他根本不理解的事。」

作者是記者張子午,他集結過去深入報導精神疾病相關議題與事件,突顯病人所面臨困境,以及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

當中,「去污名化」始終是精神醫療領域的重點。但是,我認為正常是定義問題,為何患有精神疾病就是不正常?反而覺得,很多人看似正常卻自私又想著詐騙,才是不正常。

因此,精神病人只是一種疾病狀態,相對於自私鬼與詐騙集團,其實單純又正常多了。

回到這本書的主題,每個人都想成為一個新人,如果可以,當然想要找回自己失去的角色。

我想,社區復健中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協助這些「新人」,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扮演合適角色吧!?




2021年7月24日 星期六

三好

發想名字過程當中,我們有許多想像。經過一連串討論之後,決定命名為「三好」,其概念是「家屬好、病人好、社會好」。

如果,我們可以分擔家屬照顧壓力,讓家屬放心並有喘息機會,就是家屬好。如果,可以協助病人作息正常、獨立生活、自我管理、減少退化與回歸社會,就是病人好。如果,我們可以落實社區融合、去污名化與協助解決社會問題,就是社會好。

因此,「三好」社區復健中心存在目的,就是為了協助解決家屬、病人與社會問題,共創多贏!

Stage Fort across Gloucester Harbor, Fitz Henry Lane (formerly Fitz Hugh Lane) (1804–1865), Oil on canvas, American

我們不一樣

籌備以來,總有幾個問題不斷思考,例如案源、地點、團隊等等,但是當中一個核心問題是,到底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試著帶給學員四個目標,分別是讓作息變正常、讓心情變快樂、讓人生變彩色,以及對社會有貢獻。當中,透由參與社區復健中心活動,進而讓作息變正常,將是我們的重點工作。

但是,如何讓學員願意來到這裡,又是另外一個關鍵問題。目前假設是建立信任感與給予成就感,透由目標與希望,發現自身價值。例如,看到自己不斷成長,改善家人關係,甚至有能力做公益,都是選項。

理論需要執行,相信才會看到。開心的事情是,我們正在把想法付諸行動,而寄望抵達的美好彼岸,來自始於足下的日常實現吧!?

The Town on the Hill, New Almaden, Carleton E. Watkins (American, 1829–1916), Albumen silver print from glass negative

2021年7月22日 星期四

社區復健中心

這裡是一個可以接受所有人的地方,大家可以自在開心,有回家的感覺。

社區復健中心,讓大家找回人生發球權,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因為,我們必須先認同自己,才能談論之後要去的方向、目標及成就感,進而可以對這個社會有所貢獻。


Nocturne, John La Farge (American, New York 1835–1910 Providence, Rhode Island), Watercolor, gouache, and charcoal on off-white wove paper
 adhered to wove paper, American

社區安全防護網

嘉義鐵路警察李承翰命案,鄭姓男子因為罹患思覺失調症,一審判刑無罪。之前,二審改判有期徒刑17年,刑期滿後強制監護5年,全案可上訴。李父為了幫兒子討回公道,因此抑鬱而終。對於任何人來說,這都是一場令人鼻酸的社會事件。


鄭姓男子在案發前兩日,妄想症狀已經發作,害怕遭到謀害以詐領保險金,陸續向兩間派出所、社會局、保險公司與議員服務處求助,都沒有獲得妥當處置,因而發生悲劇。

事實上,精神疾病所導致謀殺,案件占比遠不到一成,有九成以上都是正常人所為。但是,因為精神疾病無須負擔刑事責任,而遭受各界誤解與污名化。

談到精神病人,刻板印象總是負面與危險,生病的人與家屬,其實也想知道為何會生病,因為病程與機轉複雜許多。例如,感冒好了就可以回到正常生活與工作,但是精神疾病需要一輩子與之共處。

但是,除了悲劇發生之後的判刑,其實可以試著增加「社會」所能給予的協助,讓更多人認識精神疾病,減少彼此的誤解,進而提早預防與處置,共同編織一個安全防護網,相信可以減少遺憾再次發生。

The Falls of Niagara, Edward Hicks (American, Langhorne, Pennsylvania 1780–1849 Newton, Pennsylvania), Oil on canvas, American

走過愛的蠻荒

「苦澀;卻也因此生出韌性。」


後來,作者去到屏東三地國小德文分校擔任偏鄉教師。文中提到國小三年級的「小忠」,爺爺跟奶奶因為癌末即將離世。奶奶問著作者,「我們死了以後,小忠怎麼辦?」

關於死亡,背後更深層的意義是「愛」。呼應書名「走過愛的蠻荒」,作者文國士的爸媽都患有知覺失調症,在療養院一見鐘情後,婚後生下他。

後來,他的爸媽都住進榮總玉里分院,從此沒有離開。同樣也是奶奶從小帶大的作者,在一系列探索、衝撞、撕裂與療癒之後,逐漸理解與諒解,進而更認識自己。

文中幾個段落令人動容。無條件的愛與恨,其實都是標準答案。


The Way They Live, Thomas Anshutz (American, Newport, Kentucky 1851–1912 Fort Washington, Pennsylvania), Oil on canvas, American



屋簷下的交會

談到精神病人,刻板印象總是負面與誤解。這本書的作者是社區關懷訪視員,他用溫柔且冷靜的視角,分享他所看到的真實故事,讓我們更了解精神病人,理解這個疾病所帶來的影響。

我也從他的視角看到目前台灣精神醫療的問題。生病的人與家屬,其實也想知道為何會生病,因為病程與機轉複雜許多。例如,感冒好了就可以回到正常生活與工作,但是精神疾病常常是一輩子需要與之共處。

因此,如果可以在現有的醫療基礎上,試著增加「社會」所能給予的幫忙與協助,用另外一個邏輯去支持生病的人,其實是解決方案之一。換句話說,整個治療其實是一個動態過程,讓病人從醫療院所往社區移動,真正的目的是生活獨自自主與找到自己的角色。

同時,如果要解決精神病人被「污名化」問題,需要讓大家有機會認識精神疾病,減少彼此的誤解,進而成為彼此的防護網。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會跌落,也需要被幫忙,只是嚴重程度不一。所以,人人都是社會安全網的節點,共同編製一個友善與互相尊重的環境。


Reading the News at the Weavers' Cottage, Adriaen van Ostade (Dutch, Haarlem 1610–1685 Haarlem), Pen and brown ink, watercolor, white heightening, traces of graphite; framing lines by the artist (?) in brown ink and gold